About us
Successful Cases
Our Customers
News
Contact us
分享 3
热线:400-0919-097
您的位置: > 米博体育网 > NEWS
米博体育网

联系人:唐小华 先生

联系电话:86 0512 53128955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太仓市华东国际塑化城

邮箱:fsdfkd@163.com

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王振波:人生的选择就是在不断尝试中找到方向

发布时间:2022-06-03 19:24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百廿师大,薪火相传。为庆祝我校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此次采访了传播学专业2016级校友王振波。同学们围绕着“记者”这一身份的「职责」和「荣誉感」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来进行这一次的访谈,以「理想」作为分界线,试图从王振波人生的各种选择中看到他的「初心」和「信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职场攻略或者是求职经验。

  王振波,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成绩优异,保研至本校本专业。2016年,赶上高校与主流媒体共建的浪潮,王振波就读的专业被划分至新闻传播学院,他也作为第一批北师大新传学术硕士毕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央视记者。

  因为独特的历史契机,王振波在校学习的课程与如今新闻传播专业有一些不同。比如,本科第一年的学习是整个文学院一块上课,里面有许多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当谈到当年学习过程中,对哪些课程或老师印象深刻时,王振波表示,对文学类的一些课印象更深刻。尤其是一节关于古代文化的课,拓展了他对古代文史风貌的知识视野,并且因老师的融古贯今的讲课方式,使得王振波能够结合时代与现实,切实感受到厚重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与魅力。同时,王振波也提到,许多老师教授的专业化与实践性并存的新闻传播课程,也给他后来的工作带来诸多裨益。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培养要求都提到了跨学科视野问题。王振波指出,新闻传播学科应该是一个大文科的概念,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连接紧密,也与社会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有关。很多文史哲的人文社科内容都需要掌握。传播学是近一两百年才开始真正起飞发展,若想深入地研究新闻传播学,就不能局限在传播学单一的理论视野中,而应该放开眼界,广泛涉猎,大胆尝试。比如,文学能培养人的表达准确性,“沉郁顿挫”与“哀婉忧伤”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历史学讲究“言必有据”、“史实与史识”,单一的事件与理论固然重要,更需要我们对史论与史观历史背后大逻辑的整体把控;而哲学重视论证的严格和对普遍性的思考,需要我们的深思和感悟。

  如今正值互联网平台深刻嵌入社会机理的媒介转型激荡时期,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互联网企业常常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就业纠结的方向。有的同学可能饱含新闻理想,一心想要做出轰动的大新闻;有的同学想投身于记者行业,但也担心薪资待遇与前景问题;还有同学在新媒体强势崛起的当下,困惑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选择。关于普遍的就业前选择迷茫问题,王振波以个人经历给了我们答案。

  王振波说,自己当初读研就是因为还未想好究竟往哪个领域发展,因此短期内的迷茫是一种正常状态,同学们不必过于焦虑。他指出,自己有朋友一开始对未来方向就想得特别坚定与清楚,反观自己,当时想不明白可能一是因为想要的很多,二是因为对这些工作领域的了解都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两个原因,他提出,应该多方面去尝试与了解,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随后,王振波指出,横向比较各个工种,媒体行业能接触的社会面相对广大,因此,他也选择了在媒体行业先就业,成为了一名央视记者。

  针对传统媒体式微与新媒体勃兴的观点,王振波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赞同。 他介绍道,自己上学时许多传统媒体势头都很不错,但是2013年左右,传统媒体经营状况出现断崖式下跌,包括杂志、报纸等许多纸媒乃至电视台其实都是亏损的状态。

  但是,即便是新媒体来势汹汹的当下,王振波仍认为传统媒体具备其不可撼动的优势。他表示:“谈到新旧媒体,你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新媒体也未必就像想象中那样美好,传统媒体也不是就是一直在衰落。举个例子,广播。在大家印象里,广播是一个兴起很早、表现形式很单一的媒体。它不像视频,是一种声光电结合的新媒介。但是,其实广播现在仍然有非常稳定和庞大的受众,因为它具备高伴随性,能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碎片场景中,比如地铁上,排队时,小车上等等。所以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反而能基于自身特点,有一种稳健向上走的趋势。因此,多了解真实的业态,也有助于打消新旧媒体选择的这种焦虑。”

  另外,谈到工资与前景时,王振波同样认为这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能说哪一个代表工资高,哪一个代表工资低。总体上来说,如果以一个宏观的视野来审视各行各业,传媒行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创作的总体经济价值体量是偏少的,可能收入不会达到特别高的标准。但是,传媒行业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能提供广泛的信息面,带来庞大的信息增量。在传媒行业工作,可能会培养人对信息的一种敏感性与判断性,而如今是信息社会,信息无疑是个人与社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支点。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非常重要,甚至能决定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这种观念曾经也深深地影响着包括传媒学子在内的很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有关“先择业再就业”还是“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争议不断,其背后折射出青年人对于错误抉择的担忧和职业方向的迷茫。

  王振波认为,对于行业或者岗位而言,并不存在入错门这种情况,“入错门可能是因为之前接触的信息有误,或者你对这个行业或者领域想得太美好了,那你来这儿其实就是在感受、在经历、在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而且即便发现工作预期和实际并不相符也可以随时改变决定,他认为,这种感觉就像开车,随时可以变换车道,刚起步的时候实线不能压,但是开着开着路上就会出现虚线,这时候你就会觉得确实是积累够了,如果你发现更感兴趣的岗位或者领域就可以去追求。在面对更换领域而带来的损失和阵痛时,他说,你只要是觉得这个东西是合理的,收入上是大于这个你的损失的,那就是可以的。

  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个刚踏出校门不久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访谈前,他告诉我们,如今他已从央视新闻记者转变为央视频的创作者。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能看出这一职业身份的变化需要自身的经验沉淀和恰当的时机。刚入职那段时间,他的业务范围广泛,从节目策划、到出镜和导播等等都尝试过。但是随着对工作内容的了解,王振波越来越能体会到新闻工作的双重特性。他总结道,“新闻工作有着比较强的确定性和流动性。”在他眼中,这种“确定性”体现为新闻工作必然对社会热点事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性,而流动性则体现为新闻工作随着突发事件而不断变化。“新媒体当然也需要新闻,但是它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更多的还是围绕大事件来推进。”在央视新闻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更希望能够做一些更深度的,更垂类的节目。于是在“央视频”平台成立之际,王振波便从新闻记者转向了央视频,专注深度内容的方向。

  内容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常常是媒体人心中的两个衡量尺度,对于在央视的作品来说,其中的平衡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王振波认为,如何评价一个作品,它的社会价值肯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在做策划之前,或者在策划的执行过程中也要不断去考虑其社会价值,而非“观众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他继续讲道,其实用市场化标准去来衡量内容和作品也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说白了这就是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标准去看待,所以市场也是考量一个主流媒体非常重要的标准。这也是总台在不断调整,不断改变的过程。但同时,他认为大平台也有大平台的难处,就像大象跳舞,大平台的掣肘会比较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要学会做一个平衡。

  作为创作者,王振波也流露出制作原创作品的困难。就创作者个人而言,所有做内容的人可能都一样,当你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时就需要不停的跟自己较劲儿,或者跟周围的环境去较劲儿,不然的话作品就很容易就变成了“行活儿”,因为已有的东西是最简单的,复制和改造其实是比较容易的,原创是比较难的,所以需要不停地自己和自己较劲。

  不管是个人职业的发展还是内容的创作都离不开一个优质的平台。王振波谈及在央视的原创内容创作时认为,其优势在于总台的资源丰富,能够集全台之力去做内容,原创节目除了综艺晚会这样的节目,也有针对特定时间节点的特别节目,如两会、跨年、突发事件等等。央视频作为主流媒体平台,既有总台的资源,同时又跟各个部委、主流媒体等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它在内容的生产和制作上确实有很强的优势。

  对于临近毕业或一开始就确定就业的同学来讲,一般会面临着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想进入传媒业的新传学子来说,此问题更加突出,因为传媒业是一个具备高度动态性与变动性的行业,需要较多的实战经验。

  王振波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想好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靠拢自己的方向。他举了一个师姐的例子:那位师姐一开始就想做新闻,是纯实战派选手,她在保证基本课业完成的前提下,经常去往一些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与学习。在玉树大地震期间,曾远赴玉树亲临震区进行采访工作。基于此,王振波说道“如果就想早点入行,想知道行业更多的真实面貌,这当然是鼓励大家去尝试的。但是,一定是要保证自己不挂科、基本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下。”

  如今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媒介变革与社会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正来到风口。可以预见的是,人类社会活动和媒介活动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密。研究媒介运行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学,会在人类的认知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此外,从新传本身的特点来看,新闻传播与多领域学科、社会现实都联系紧密,新的新闻传播理论不断引入,已有的理论不断被挖掘出新的内容。因此,把新闻传播专业的内容真正地学扎实学透彻,也必定会拥有在未来社会更强大的竞争力。

  而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王振波鼓励大家多去传媒行业尝试不同领域的实习。他认为,作为一名未来的传媒从业者,或者说作为一名新传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与开放的视野。

  新传专业是人文社科的一支,也面临着“万金油”的怀疑。王振波认为,对于此怀疑论,不必回避,这是学科的一个特点。并且,王振波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提出多元化是个好事,我们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或者驳杂一点。拥有一种多元复合的思维背景,往往能让我们在面临工作或市场时,认识得更加全面,或者说找到创新点。这也正巧呼应了上文谈到的跨学科视野重要性。

  另一方面,王振波认为,对于坚定就业的同学,掌握一两个比较强的专业技能会让你在初入职场时更加游刃有余。王振波指出,如果自己的团队招人,当然希望应届生具备一些该岗位需要的技能,比如招编导,就需要剪辑或拍摄技能;招运营,就对文字能力要求更高;若是影视业,自然也就要求对IP的掌握。因此,同学们在尝试的过程中,也应逐渐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逐步积累相关专业技能。

  整场采访结束,我们团队的几位同学悬着的心也纷纷放了下来,王振波也非常欢迎我们北师大的学子去央视进行参观或者实习,而在采访最后,我们也邀请学长在母校120周年校庆之际回学校看看。至此,我们也算是基本完成了这次校友访谈,从开始将它作为一份「任务」,到最后将它作为一份需要传递的「火种」,我们也从这次经历中真正感受到了作为新传学子的使命感,也就是「记录」。

  感谢这次采访,也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给予的支持,能让我们切身地作为一名亲历者、讲述者、记录者去完成这一切,感谢王振波学长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最后也祝愿北师大120岁生日快乐!

Copyright 2017 米乐m6app All Rights Reserved